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动态 > 协会动态
强化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技能水平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7-29    浏览次数:1877    【 】    【关闭

08软课题——强化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技能水平课题的目的、意义、必要性及作用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全国各地根据中央精神已经把农民工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我国是人口大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非常艰巨。作为首都北京,高速发展的经济,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首都北京正以独特的魅力吸纳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纷纷前来务工。加上大规模奥运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北京市郊失去土地的农民也纷纷涌入城区,分散到各个行业的就业岗位,农民工已成为北京市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在京务工的农民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员没有稳定的职业。据统计在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18.6%,农民工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就业岗位知识和规范化的操作技能已成为影响到农民工稳定就业和首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为农村劳动者提供有效职业技能培训和服务,提高其就业技能,促进其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在城镇稳定就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努力,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效劳动力的供给是当务之急。

        目前在北京市建设行业就业的农民工就达上百万人,也是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重点行业。近些年来,北京市建设行业发展迅猛,新材料、新技术的大量应用,大大提高了北京市建筑业的设计及施工技术水平,这对于在北京市建设行业就业的百万民工,因整体素质不高,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7%,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仅占近20%,明显缺乏岗位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状况,已经很难适应目前建筑业发展的需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 [2005]35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 (国发[2005]36号)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6]5号)精神,提高农民素质和就业能力,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根据劳动保障部《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建人[2007]82号文件精神,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纳入城市终身教育体系,切实把农民工教育培训任务摆到事关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对在北京市建设行业就业的农民工进行有效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岗位能力及综合素质以促进其稳定就业是当务之急。为维护北京市的社会稳定和创建和谐社会也将起到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做好在京建设行业就业的百万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必威手机网页版官网将组织有专业特长和实际操作经验的教师编写培训大纲、教材(或讲义),教学培训内容按照相应的职业标准要求执行。北京市建设行业农民工培训的任务十分繁重,一方面要对刚进入建筑业的农民工进行初级职业岗位培训,另一方面还要对目前已经在建筑业从事架子工、砌筑工、混凝土工、钢筋工、防水工、油漆工、建筑电工、水暖工等主要工种的农民工,进行有效的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的提升培训。同时对所有农民工还要开展内容涵盖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安全生产和卫生防疫等职业常识方面培训。对接受过初级职业岗位培训和专业知识及专项技能提升培训的农民工,必须要进行职业常识、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的考核,经考核合格者颁发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为了规范对农民工的培训,以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在对农民工培训前,首先要对参与编写大纲和教材的教师及讲课教师进行先期培训。

        在组织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北京市的经济结构调整、建筑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岗位规范要求,及时调整、设置培训专业,以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重点突出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我们将按照建人[2007]82号文件及市建委领导批示的精神和要求,应强化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地址:朝阳区水碓子东路甲15号(朝阳体育馆东门南行50米路东,北京城市建设学校院内) 邮政编码:100026
必威手机网页版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20822号
微信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