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足率先垂范,强化务求实效榜样化。支部将以党建促会建为工作重心,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积极分子先进性作用,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立足岗位做出应有贡献。
(四)立足社会责任,助推行业发展社会化。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如:举办公益讲座、开展“献爱心送温暖”帮扶等社会公益事业。
二、加强政府服务,发挥纽带作用
(一)以“绿色智能建造技术创新发展与实践应用”为题,申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高级研修班。通过智能节能控制技术、节能环保材料、智能监控数据分析技术等内容的培训和实践,促进绿色智能施工建造技术人才的培养。
(二)申报2024年“支持新农村建设村镇工匠培训”项目,为推动“十四五”时期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村镇建筑工匠职业技能提供服务。
(三)申报2024年“下乡技术服务”事项,配合政府完成落实涉农区农宅建设中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式推广和相关技术政策宣贯、低碳绿色环保新型建材的应用讲解与展示、入户技术推广服务等工作。
(四)继续申报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检查工作,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五)继续申报“北京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宣贯”项目,配合政府推广涉及范围广、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地方标准,持续推进我市工程管理标准化工作走深走实。
(六)做好首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工作,继续推出古建筑技能、物业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优质课程,培养新时代需求下的大国工匠。
(七)继续配合北京betway亚洲登陆员会科技促进中心完成2024年装配式宣贯公益讲座活动,助力绿色装配人才培养。
(八)积极申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物业管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提升协会专业水平和行业竞争力。
(九)组织走访具有代表性的会员单位和企业,深入了解行业现状、问题及需求,归纳出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分析原因和影响,及时将调研成果向市住建委发展研究中心等相关政府部门汇报。
三、加强人才创新,助力行业发展
(一)按计划组织住建行业人才培训评价工作。根据2024年必威手机网页版官网考核计划,按时组织评价工作,持续开通绿色通道和送考上门服务,满足企业人才培养需求。
(二)持续做好行业人才继续教育工作。在以往的29个岗位基础上,新增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安装工(灌浆工、构件装配工)、物业项目负责人等岗位的继续教育工作。并更新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房屋安全管理员等岗位继续教育课程。
(三)研发新产品,推广好产品。2024年协会计划发布团体标准4个,力争立项地方标准1个;新增年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课程。通过走访、调研行业需求,持续推广宣传协会的主流产品: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装配式结构安装工、物业管理员等,满足未来市场需求,为其提供更多技术支撑。
(四)开展直播公益讲座。依托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在线课程平台,结合“十四五”行业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政策,开展政策解读、标准宣贯、建筑绿色、城市更新、新型建材等实用性的讲座。
(五)积极推进京津冀行业协同发展。联合兄弟协会以《建造师执业能力评价标准》和装配式施工员等评价证书的使用为出发点,着力推进一批京津冀团体标准和评价证书的互认。
(六)建立专家智库,为行业赋能。为充分发挥协会扎根行业、贴近企业和专家团队的资源优势,拟设立一个灵活工作机构--“北京市建设教育行业专家智库”,通过整理现有教师资源,拓宽纳新通道,举办专家师资推介交流会,建立一个沟通及时、灵活查询的专家智库。对外开放师资共享通道,挖掘专家产品研发、人才培养等能力,带领优秀专家走进会员及企业内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四、加强内部建设,做好五年规划
(一)强化组织建设,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召开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增加理事单位参与协会工作的主动性和执行力,积极支持协会开展活动。
(二)起草五年未来发展规划,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在第八届理事会的带领下,积极打造品牌化协会、规范化协会、学习型协会、信息型协会、服务型协会。围绕上述目标,从行业分析、发展愿景、体系支撑等内容分解任务,发挥规划的目标指引功能。
(三)积极开展会员服务,形成定期走访会员机制,通过会议活动、人才培养、继续教育等渠道服务会员。增加定制会员服务项目,如内训支持、参观学习特色项目、展示会员风采等活动,提高会员服务质量。加强会员管理工作,采用会员积分、会员信息公示等方法,吸引新的会员加入协会,共促行业发展。
(四)着力打造一支团结、务实、创新、服务的优秀团队。协会始终贯彻服务政府、服务会员、服务企业的宗旨,一是建立培训机制,努力提升协会员工业务能力;二是落实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形成争先创优、干事创业的良好工作氛围;三是加强宣传,努力形成协会的品牌效应。
2024年,协会将围绕“十四五”行业改革发展方向,努力寻求机遇,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在搭建平台、产业交流、人才培育、品牌建设、行业调研及行业标准等方面继往开来,共推行业健康稳定前行。